钻石豪门
民国初年,临江县城…  这一晚,大会堂坐无虚席,工商大老和地方仕绅全聚集在此,参加“筑堤修坝募款义演晚会”。主办人是大发面粉厂的老板于伯涛,义务演出的是京剧小有名气的青衣“筱菊花”,和她所属的“大江南剧团”。  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和回响,也募集到筑堤修坝的费用。县长代表全体县民致谢词,并宣布今晚的演出是筱菊花告别菊坛之作,从此一心做于伯涛的太太。台下一阵惊叹、惋惜声之后,众人羡慕的眼光齐看向于伯涛。于伯涛牵起筱菊花的手,向来宾深深一鞠躬,表示筱菊花未来将在临城开班授课,免费将京剧艺术传授给家乡子弟。如雷的掌声把晚会带到最高峰,也让于伯涛夫妻的鳒鲽情深,在乡亲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伯涛拥有如此美眷,自是春风得意,然而他对筱菊花的宠爱,却引起二太太王采伶的嫉妒。于伯涛的元配许韵芝,知书达理,和伯涛是媒妁之言的婚姻。由于许韵芝结婚多年没有生育,于伯涛又娶了出身交际花的王采伶。王采伶进门后,很快地帮于伯涛生了儿子,从此母以子贵,恃宠而骄。三太太筱菊花原名叫姚可人,可人为偿父债,嫁给对她情有独锺的于伯涛。原本以为一场交易的婚姻不会幸福,没想到伯涛的体贴、仁厚,让可人爱上了他,二人沉浸在幸福甜蜜中。  伯涛有了新人忘旧人,激起采伶的妒火。不但在于母面前中伤可人,并设计陷害,制造可人和师兄丁佑民之间,有不清不白之假像。伯涛起初不信,但经不起采伶的一再挑拨,和于母维护门风之压力下,终于将可人和丁佑民拿下,关在柴房,俟天亮后,移送祠堂,听候公审。  采伶唯恐奸计被识破,连夜放走可人和丁佑民,并备妥船只,将二人送离临城。可人自认清白,不肯离去,丁佑民情急之下,将可人打昏。可人醒来,发现置身船舱,且船已驶离码头,忙命船夫调头。在此同时,伯涛得知二人逃脱,率韵芝、采伶和家丁多人寻来。  韵芝命家丁泅水把船拦下,采伶心虚,刻意阻止,“于伯涛”和“姚可人”陷入天人交战。而在船上的可人,见船夫不肯调头,大喊救命。不料已被采伶收买的船夫,却放火烧船,自己跳江泅逃。轰然一声,整艘船火光爆开,熊熊火光下,可人、丁佑民随着船只残骸消失在江面。  六年后…
翡翠凤凰
《翡翠凤凰[1]》根据云南本土作家潘灵的长篇小说《翡暖翠寒》改编,讲述了一个云南男人常敬斋为阻止国宝“翡翠凤凰”流落歹人手中和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段悲壮曲折的传奇故事。 他是一部神话,他是民族危亡暗夜里的一抹星光!他是怀春少女泪水中的背影!他是他自己命运的宿命。论刀法,他是鬼斧神工,谱写玉雕届的无数传奇!论枪法,他是百步穿杨,展现中华儿女的血性雄风! 这就是常敬斋!一个曾经普通的警卫,一个曾经的流亡者,一个豪气冲天的翡翠大王,一个笑傲群雄的抗日英雄,一个不是男人的男人。他拥有过,也失去过,他狂笑过,也低泣过,他有爱,也有恨,他有过人的聪慧,也有愚钝的瞬间,他有超人的冷静,也有超人的狂躁,他亲眼目睹了唯一一个儿子的惨死,也亲眼目睹了几个最爱他的女人的悲惨和悲壮的命运,他失去了一个自我,却赢得了一片最蓝的天空。常敬斋,一块暖至人身的翡;常敬斋,一块寒彻心底的翠;常敬斋,一个可以把很大的世界变得极小,又可把极小的人生变得奇大的、不是男人的男人。 本剧讲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云南腾冲这个翡翠古城的一个传奇故事,一块玉石界天下无双的皇帝玉,一批为它献出生命的玉雕大师,一段经历了岁月洗礼的沉淀,造就了让人垂涎的绝世珍宝,玉中之王,翡翠凤凰!一代玉雕大师文之光因为收藏了 “翡翠凤凰”,招来杀身之祸,各方势力争夺不休,文之光最终导致家破人亡。而他一手养大,情同父子的护卫常敬斋,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了保护这件珍奇国宝,不惧艰险,生死不惧,用自己超人的胆魄和绝顶的身手,同包括日本侵华“黑风部队”,以及土匪城寨刘家寨在内的各种罪恶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殊死斗争。 这是一个为了情义不惜以身犯险的性情中人,也是一个遭遇人间最多苦难的铁血男儿。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和艰辛,没有击垮常敬斋,因为拥有一颗比翡翠更纯真,更坚强的心。 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常敬斋,而是每一个爱玉人,每一个腾冲人,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藏的民族精神。剧情围绕这翡翠凤凰这枚奇珍展开,其实是借玉文化的人文内涵,来映射出那种为了追求真善美,无畏无惧,善良坚强的质朴精神。 从这纯真善良的普通英雄身上,反衬出日本侵略者以及各种罪恶人物的丑陋嘴脸,让人更加珍惜善良纯真的可贵。他在不经意处,把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告诉我们,把不离不弃的精神教给我们,把坚贞,纯洁,忠诚,这些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展现在世人眼前。
妻室儿女
根据著名作家叶广芩同名长篇小说《采桑子》改编  长篇电视连续剧  《采桑子--妻室儿女》  故事梗概  电视剧《妻室儿女》讲述了北平城里,满清皇室宗亲金载源一家在中国百年历史中的家族沉浮,全景式再现了钟鸣鼎食的皇族世家在时代暴风雨中衰微没落的经历,展现了金家十四个子女,在历史大潮中对于自己命运的选择、挣扎和反抗。  该剧形象地将中国近代百年的风云变幻浓缩其中。表现了曾经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在时代大潮中裹挟前行的复杂心态,从中折射出中国社会一百年来的巨大变迁和沧桑历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风云际会中的传承、断裂和嬗变。  日伪占据时期,北平城,一场名媛义演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大清的皇室宗亲金家一向诗书传家,在纷繁的乱世中也尽量保持着一份高门大第的从容。金家长女舜锦醉心于自己喜爱的程派青衣艺术,只为京剧而活,偏偏要被嫁入土匪出身的警察署长家。署长怂恿舜锦参加北平的名媛义演,舜锦由此结识了会拉胡琴的太平间杂役董戈,董戈用最朴素的道理帮助舜锦一举在义演上技压群魁,名震京城。但两个暗生情愫的人却上了小报的绯闻报道,董戈被迫远走他乡,舜锦也在无奈中嫁给了早已有了德国情人的署长儿子,抑郁中离开了人世……  金家的老二、老三、老四同时爱上了演文明戏的小明星黄四咪,三个人较着劲讲排场,没钱了就偷卖家中的古玩,以此讨好黄四咪。情痴老二甚至从穷亲戚顺福手中借枪,带着黄四咪外出打猎。事情败露后,三兄弟在父亲的威逼之下相互揭发,从此三兄弟祸起萧墙,不相往来。文革中,他们被迫互相咬扯,致使老二最终衔恨上吊自杀。  老五舜锫的书法和京戏名满京师,却偏要戏谑人生,放浪形骸,宁作烂乞丐也不当贵公子。多年后老五的遗腹子金瑞无意中发现父亲装乞丐时用的破碗竟然是一个价值连城的枢府瓷。为了鉴定这只碗,金瑞找到了三大爷舜錤,没有料到舜錤却拒不承认小碗是老五的私物,金瑞一气之下把三大爷告上了法庭……  次女舜镅曾是金载源的心头最爱,却爱上了和金家一墙之隔的沈端方。但沈端方不仅是金家政敌之子,沈父曾经报复金家,活活气死了金家祖母,沈端方本人还是一个为金家人所不齿的商人。为追求自由的婚姻,舜镅被逐出家门,成了金载源抹不去的苦痛。  四女舜镡和建筑世家之子廖世基因为共同痴迷于建筑而相知相爱,计划着一起出国学建筑。不料日本人看上了廖家的隆胜木场,廖父悲愤下撒手人寰。廖世基只好退学打工。舜镡无奈孤身远赴德国。舜镡留学归来,廖世基早已娶妻生子,舜镡顿感物是人非,两个人在世事变迁中百感交集,一个青梅竹马的旧梦在舜镡心中长存……  五女舜铃嫁给了金太祖的29代孙完占泰,生活富裕,完占泰生性散淡,好谈老庄,每日里热衷于炼丹酿酒,学习道家法术,却害的金家几乎断子绝孙。五格格感觉到了生活的了无生趣。解放军进城,舜铃通过与放牛娃出身的解放军连长王存的接触,最终理解了生活真正的意义,成为家族里第一个敢于提出离婚的人。  父亲金载源的六子舜针生而有角却不幸早殇,父亲时常带着七女丫丫去雀儿胡同看望宫廷裁缝谢子安的遗孀谢娘。父亲在谢家一反常态,事事亲历亲为,事无巨细都妥帖安排,并对顺针无比关爱。母亲从丫丫身上的气味发现端倪,果断地拆除清理了金载源的自由天地……  早年间仓皇逃往台湾的大哥舜铻即将归国,他早年反叛皇族成了国民党军统显赫一时的人物,是老一辈眼里的“忤逆”分子,为了前程,他杀害了共产党员的三妹,抢走了老七的未婚妻。此次他的归来,给整个家族又带来了轩然大波……  金载源当年藏匿的一个锦盒无意中出现在金家后人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对这个神秘的锦盒充满了各自的幻想。但打开锦盒之时,众人才发现锦盒内珍藏的竟然是金载源十三个儿女早年的胎发,是金载源那份恒久的父爱……
*
*